见《湖南药物志》。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
见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即产后阴下脱。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
四饮之一。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方
参见痧痘集解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介绍】:见夏子益条。
【介绍】:见张从正条。
病证名。指睑缘生疮,累及角膜。《世医得效方》:“眼胞患斑疮,热气冲透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宜服柴胡散。”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