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产后重证之一。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因产时气虚血散,营卫运行失常,胃绝肺败所致。症见口鼻有黑气环绕,鼻衄。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水煎服。并中西医结合治疗。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出《素问·疏五过论》。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等,职位在医师、针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之上。
即达原饮第一方作蜜丸。治证同。见达原饮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刺楸树皮之简称,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一种阴虚生内热的病症。《松崖医径》卷下:“劳怯者,多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则阴虚而生内热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济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气,失于祛散,以致乘虚入里,久不与治,遂成劳瘵。又有传疰
人体部位名。《伤科汇纂》卷一:“节者骨之节髎也。”即关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