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痹论》。又名风痹、走注。详风痹条。
是用辛凉(寒)的方剂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如患者有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大汗出、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语声重浊、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洪大等,用白虎汤,即属此法。
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集验良方》卷五。即坤顺丹,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耳轮脚之中点处。直刺0.1~0.2寸。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又名攒牙疳、攒齿疳。多由肝胃二经热毒炽盛,复感风邪而发。多见于小儿。《喉科心法》卷上:“生于牙根,不分上下,初起齿痛,牙根肉内忽透一骨,似牙尖锐,疼痛异常……小儿多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