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家。四川人。眉山颖臣患病多饮多尿,服消渴药一年余病反加深,自以为必死。他诊断为酒食过度,用麝香以酒濡之为丸,枳枸子为汤饮之而愈。
五脏病以相克的次序相传,如《灵枢·病传》所言的“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等是。五脏病依次传其所胜,于病为逆,预后不良,故《病传》又谓:“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
病证名。指脾肾阳浮不敛的发热。《金匮翼·阳浮发热》:“阳气虚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气虚,阳浮于外。其症上见呕恶,下为溏泄,其脉大而不实,身虽大热,切忌寒凉,宜甘辛温药温其中,使土厚则火自敛也;或肾虚火不
见六经标本条。
【介绍】:见陈会条。
空同孔。亦称毛孔、玄府。《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徐长卿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用轻清上浮、疏解泄热的方药,治疗上焦风热病证的治法。《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治上焦病证须轻清疏解。热本易伤津,发表过度则徒损正气,故宜疏解。常用药物有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桔梗
正骨手法。适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整复。局麻后患者侧卧,患侧向上,屈曲肩、肘关节,一助手立于患者胸前,双手紧握患腕上部,沿前臂纵轴方向牵拉,医者双手拇指顶住鹰嘴部,余指环勾住肱骨远端,配合助手对抗牵引,如感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医者握患者的手指(前脱手心向上,后脱手心向下)向远端牵引,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即可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