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法

清法

又称清热法。用寒凉药物以清解热证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治热以寒”,“温者清之”。此法适用于热性病和其他热证。对热性病,有清卫分、清气分、清营分清血分之分。对其他热病,则多根据脏腑辨证,针对某脏某腑的热证而立法处方。如口舌生疮用导赤散心火牙龈肿痛用清胃散胃火胁痛耳聋目赤龙胆泻肝汤肝火燥热咳嗽泻白散肺火热痢后重用白头翁汤清肠火等。热证又有虚热和实热之分,对实热证适用苦寒清热;对虚热证多用甘凉清热。清法常可与他法配合,如与下法合则属清下法(寒下);与汗法合则为清解法;与补法合则为清补法。甚至可与温法合用,治疗寒热错杂之证。清法不宜久用,病去即止。病后体虚及产后妇女须慎用。

猜你喜欢

  • 果油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花生油之别名,详该条。

  • 胞脏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胞宫。详该条。

  • 咽喉口齿科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 孤拐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 清脾除湿饮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四方。赤茯苓、白术(土炒)、苍术(米泔水炒)、黄芩、栀子、泽泻、生甘草、连翘、茵陈、枳壳(麸炒)、玄明粉各一钱。加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前服。治火赤疮属湿热盛

  • 舌肿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又名舌胀、舌胀大。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症见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

  • 皇甫云洲

    【介绍】:见皇甫中条。

  • 乳痨

    病名。乳疾的痨症。出《秘传外科仙方》。多由肝气郁结、胃经痰浊凝结所致。初起结核形如梅李,硬而不痛,皮色如常。数日后肿块渐大,与皮肤粘连,隐痛,皮色转微红,肿块逐渐变软成脓,脓稀呈白汁,腐肉难脱,周围皮

  • 女科万金方

    书名。1卷。旧题宋·薛古愚撰,撰年不详。本书论述女科调经及胎产诸证,有歌诀、问答、论证及立方等内容。书中载有“东垣曰”字样,似非宋人所撰。现北京图书馆存明崇祯己巳(1629年)抄本。

  • 钱氏儿科案疏

    儿科医案著作。上、下两篇。宋·钱乙原作,近人张山雷疏注,何光华参补。本书先由张山雷氏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所录的儿科医案23则及医案中所用的方剂加以注释,后由何光华氏补入万全、缪仲醇、江瓘、喻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