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方用豆蔻丸等。参见白痢、寒痢条。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见《药物生产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指饮酒过多,损伤脾胃,酿成湿热所致的晨泄。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泄下黄沫,小便赤色或如米泔,脉洪数或弦数。治宜清化湿热,用平胃四苓散加葛根、黄柏,或家秘川连枳壳汤。参
【生卒】:1873~1948【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字吉生,浙江绍兴人。热心中医事业,创办《三三医报》、三三医院。曾积极参加反对消灭中医斗争。编有《三三医学丛书》,主要收集近代有关中医的论述和著作,对
通谿。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
病名。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即脑疽。见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医学通义》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