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药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眼无所因起,忽然膜膜,不痛不痒,渐渐不明,久历年岁,遂至失明,令观容状,眼形不异,唯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知昼知夜,如此之者,
见《酉阳杂俎》。为刀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如水字的形状,多属脾肺阴伤(见《四诊抉微》)。
又称散穴。《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张隐庵注:“散俞,络脉之俞穴也……盖春气生升于外,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
出《梅师集验方》。即白杨树皮,详该条。
古与府通。有聚集、府库之意。古人把人体内部一些传化水谷的器官,统称六府,以别于藏精气的五脏。参见六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