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著作。1卷。元·王好古撰。撰年不详。本书重点论述药性理论,其中包括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药象法类、用药心法、制方之法、用药分两及炮炙、汤药煎造、服药活法、汤液本草等。
补法之一。属缓补法。即用甘平和缓的补益药治疗疾病,多用于上焦久病、体质虚弱、病势发展较慢者。如心虚血少,惊悸失眠,用平补正心丸。
指纹红而娇艳,主寒证(见《四诊抉微》)。
见《分类草药性》。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
日本·丹波元简及其子元胤、元坚所辑注的中国医药学著作,共12种,附小阪氏著作1种,计为13种。1884年杨守敬氏购得原板辑印,内容包括《素问识》、《难经疏证》、《伤寒论辑义》、《伤寒论述义》、《伤寒论
【介绍】:见许宏条。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郁金,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