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鼻交頞中条。
指小儿心气较盛,易为痰火邪热所扰动而出现心经实热的病证。为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心为火脏而主神明,小儿神识未充,心志未定,易为喜怒惊惧等情志所刺激而扰动心气,引致心火炽盛或痰热蔽阻心窍而出现神昏惊厥等心经
【介绍】:见张绍修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针灸体位名。详坐位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无比薯蓣丸,见该条。
病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卷九。《外台秘要》卷二十四:“久疮不差,差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名为骨疽。”即附骨疽。详该条。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樗白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运化失司所致的腹泻。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泄泻清白,或乳食不化,腹痛四肢冷,面白,不作渴者,此寒湿也。”治宜温中利湿。用五苓散送服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