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雪
【介绍】:
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介绍】:
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见《本草纲目》。为天南星之简称,详该条。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疫喉浅论》卷下方。鲜金银花、连翘、犀角、栀子、黄连、牛蒡子、玄参心、人中黄、马勃、薄荷、绿豆衣、板蓝根。水煎频服。治疫喉腐烂,灼热汗少,神烦痧隐,口渴,面赤项肿,脉弦数,舌苔干黄。如便秘,加大黄。
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友夏。安徽祁门人。少时业儒,年长钻研医学,读《内经》等医书,为人医病,每有良效,撰有《扶婴录》一书,未见刊行。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桑椹,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循行经过下肢的六条经脉,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