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两京记》。为李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蒙医本草图鉴》,详见该条。
即指今之鼓膜。《血证论》卷六:“肾开窍于耳,而肾脉却不上头,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若真水破,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震而聋者,皮膜破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安耶。即仆参,见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清河(今河北省境内)人。崔彧弟子。
用艾炷烧灼或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使局部皮肤发泡的治疗方法。水泡一般不必挑破,可任其自然吸收。适用于疟疾,头痛,黄疸,神经性皮炎等。
【介绍】:见陈士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