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行顿咳
出《医学正传》。即百日咳。详该条。
出《医学正传》。即百日咳。详该条。
证名。指汗出如水,漏泄不止。又作灌汗。多因发汗太过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脉经》卷六:“肺脉……其濡而散者,当病漏汗(漏,一作灌)。”漏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羊肾(阴干)一具,茯神一两半,五味子、甘草、桂心、巴戟天、石龙芮、牛膝、山茱萸、防风、干姜、细辛各一两,人参、石斛、丹参、肉苁蓉、钟乳粉、附子、菟丝子各五分,干地黄二两。为末
出《本草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夹蛇龟,详该条。
即着噤。见《幼幼新书》卷五。详着噤条。
见幼幼近编条。
证名。指自觉饥饿,但不欲食。多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灵枢·大惑论》:“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治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升阳益胃汤等。
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用如沟渠的疏通,故称。《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
【介绍】:五代时后蜀医家。撰有《广正集灵宝方》一百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