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红丝瘤。多因母体蕴热更兼血瘀结滞而成。初生婴儿头部、胸乳间生局限性肿块,色紫微硬,漫肿略疼,或大或小。治宜用针刺破瘤体,后服五福化毒丹,外贴黄连膏。即血管瘤。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即月经。详该条。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介绍】:隋代养生家。字文休。撰《帝王养生要方》6卷。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三方。天南星、木香。为粗末,加生姜,水煎服。治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经治余痰未平者。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淳古。益州(今四川成都)人。精通医学,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医学正,撰有《难经本旨》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