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即白睛。详该条。
管,与脘通。任脉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三管。《脉经》:“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即循经选穴法,见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厥论》。即谵语。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卷三方。半夏、橘红、黄芩、槟榔、草果、山楂、青皮、厚朴、苍术。加姜、枣,水煎服。治疟疾初起,先寒后热,胸膈饱闷,或寒战后大渴。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阳明属燥金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其化以燥。”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无甚大弊,但三处两处似膜非脂,从气轮(肺金)而蚀风轮(肝木),故曰流金凌木。状如胬肉攀睛,然色白而薄,位且不定。”类今之假性翼状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