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方。柴胡、人参各一两五钱,生黄芪、半夏、炙甘草各七钱五分,青黛六钱,天门冬(去心)三钱,陈皮(去白)、五味子(去核)各二钱。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后温白汤送
古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脱肛。详脱肛条。
证名。指饮食停滞所致的胃痛。《类证治裁·胃脘痛》:“食滞脘痛,必暖腐,香砂枳术丸加半夏曲。”《张氏医通》卷五:“食积作痛,保和丸。”《医宗己任篇·四明心法》:“食痛者,胸膈按之痛甚,勺水不入,兼大便闭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水毒病,……一名水中病。”详水毒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小嘴即小眦,即小眦赤脉传睛,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模樝之药材名,详该条。
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
见王氏医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