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病名。系由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不全。主要表现是微循环的血流障碍,为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早期休克,四肢微温不冷,血压稍低或正常,呼吸气促或有轻度不规则,属气郁不得定畅者,用四逆散,如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脉细无力者,为气阴欲脱,宜益气复脉,用独参汤生脉散。重度休克,四肢厥冷,体温或血压不升,面色灰白,唇指青紫,大汗出,舌紫黯,脉微欲绝者,为阳气暴脱,宜回阳固脱,用四逆汤参附汤、独参汤之类。

猜你喜欢

  • 调气法

    调节针感(得气)的方法。包括捻转、提插、呼吸、指循及龙虎扑腾、青龙摆尾……等。《金针赋》:“及夫调气之法,……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至气至。”

  • 迎香

    经穴名。代号LI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主治鼻塞,鼻衄,鼻渊

  • 盘肠生

    见《张氏医通》卷十。又名推肠生、蟠肠生、盘肠献花、盘肠产、盆肠生、催肠生。过去一般认为产母平日气虚,临产时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儿下后肠仍不收。相当于临产时产妇直肠脱出。宋·陈选《妇科秘兰

  • 肺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见《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肺虫如蚕。……惟肺虫为急,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药所不到,治之为难。”参痨虫病条。本病与肺吸虫病

  • 蛔结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蛔结痧,痧毒攻胃故蛔死,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腹中大痛,是为蛔结。又有痧毒入胃,胃必热胀之极,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或蛔结腹痛,不大便,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

  • 治食

    指研究和使用食物防病治病。《养老奉亲书》:“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 醋呛哮

    病名。亦称醋哮。指醋呛入气管而致的哮吼。《鸡鸣录》:“醋哮,醋抢喉管,哮嗽不止。”《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醋呛哮,甘草二两,中半劈开,猪胆汁五枚,浸五日炙末蜜丸,临卧茶清吞二、三钱。”

  • 赵学敏

    【生卒】:约1719~1805【介绍】:清代医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十八世纪。出身于富有家庭,爱好医药,勤于钻研,曾深入群众调查并采集医药,并实地栽培药材,参考大量有关文献,

  • 蚶壳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标本

    指伤寒的本证、标证及其受病的先后情况。明·陶华《伤寒家秘的本》卷二:“……标者,病之梢末;本者,病之根本。先受病为本,次受病为标……。”参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