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骇

猜你喜欢

  • 约束

    人体部位。《灵枢·大惑论》:“肌肉之精为约束。”①张景岳《类经》卷十八注:“约束,眼胞也。”②泛指眼睑、眶筋膜、眼外肌等。

  • 见苗

    出《痘疹心传必效良方》。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 血寒月经过少

    病证名。属月经过少症型之一。多因素体阳虚,阴寒内生,化气生血功能不足,冲任血少所致。症见经期血量过少,色淡或黯,质稀,形寒畏冷,小腹冷痛,喜得温热等。治宜温经养血。方用大营煎(《景岳全书》:“当归、熟

  • 皮热

    指皮肤有发热感觉。多由阴虚或阳盛所致。《中藏经·寒热论》:“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热而热者,阳盛也。”若仅局部热痛,须防疮痈。《灵枢·上膈》:“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 冲剂

    即冲服剂。详该条。

  • 状如鱼脬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气轮努胀,不紫不赤,状如鱼脬,乃气分之证,金火相搏所致。不用导,惟以清凉自消。”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 宣明论方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

  • 玄胡当归散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卷六十一。又名延胡索散。当归、赤芍药、刘寄奴、没药、炒枳壳、炒玄胡索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而月经不行,肚腹作痛。

  • 碧翳

    病名。《古今医统》:“此因风热久亢而生碧翳,淡青色于黑睛上,不痛不痒,久则失明。”参见宿翳及旋螺突起等条。

  • 手足汗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第一卷。多属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所致。其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若手足心热者属阴血虚;手足心发凉者属中阳不足。阴血虚者服麦味地黄汤;中阳不足者服理中汤加乌梅;日久不愈,气血俱伤者服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