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热性病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导致疾病坏变。《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
颈项部。《灵枢·痈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黄栌,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光慈菇之别名,详该条。
《正体类要》卷下方。人参、紫苏、半夏、茯苓、陈皮、桔梗、前胡、葛根、枳壳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加生姜,水煎服。治气逆血蕴上焦,发热气促,或咳血衄血,或痰嗽不止。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蠹疽,见该条。
原有舌苔突然剥脱的舌象。即光剥舌,详该条。
参见产育保庆集条。
①经穴名。代号KI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门。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旁开0.5寸处。一说:挟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并有腹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地羊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