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口抬肩

张口抬肩

气喘发作时口张肩耸以助呼吸。见《伤寒明理论》。本症多见于严重的喘证患者。宜辨虚实。《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唯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盖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风寒犯之,则气道壅滞而为喘,治宜散之破之。”《类证治裁·喘症论治》:“张口抬肩,气道奔迫,病机谓诸病喘满皆属于热,海藏以为火铄真气,气衰而喘,有由然矣。”因火烁真气致张口抬肩而喘者,宜用补益、镇摄、收敛等法,忌用破散药。参见肩息、息高等条。

猜你喜欢

  • 肝藏血

    出《灵枢·本神》。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贮藏于肝脏,供全身脏腑组织维持正常活动及筋骨运动之需。《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五藏生成篇》:

  • 喉瘖

    病名。瘖同喑。即失音。《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瘖者,谓有言无声,非绝然之不语也。”临床上常可分为暴瘖、久瘖。此外舌瘖系由中风舌强转动不灵,语言謇涩,此喉咽声音如故。详见舌瘖条。聋哑人因耳聋,不会说话

  •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 葳参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 滋补

    用滋养强壮、浓郁厚味的药物如熟地、山萸肉、兔丝子、枸杞子、龟胶、鹿胶等填补肾阴的治法。参见补阴条。

  • 久痔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连滞经久,差而复发,故名久痔。”多因脏腑久积热毒,流注于大肠而致。证见肛边肿痒,或生疮瘘,脓血间下,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

  • 唇瞤

    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即唇风。详该条。

  • 狐疝

    病名。出《灵枢·本脏》。又名阴狐疝气,狐疝风。俗称小肠气。指有物入阴囊,时上时下的病症。多因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

  • 月下红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石见穿之别名,详该条。

  • 良方温经汤

    即温经汤第三方,见温经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