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幼科良方

猜你喜欢

  • 殷子严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 长强

    经穴名。代号DU1。出《灵枢·经脉》。《千金要方》作长彊。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属督脉。督脉之络穴。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跪伏位取穴。布有尾骨神经后支,肛门神经;以及肛门动、

  •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 捲帘疔

    病名。多由心经火毒上炎所致。舌上生疔,继之舌忽然向上卷,喉紧烦渴疼痛,饮食难进。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疔条。

  • 缩脚痧

    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缩脚痧》:“此系肺经受邪,有四症,小儿患者多,满身经络收束,手足拘挛,或左手,或右手,或左足,或右足独缩。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阳交穴,拍出紫块,先以钱刮骨边臑穴,续刺

  • 椿木皮

    出《新修本草》。即椿白皮,详该条。

  • 不时泪溢

    病证名。多因泪点外翻、泪点闭锁或泪道狭窄、阻塞等引起。症见单眼或双眼常有泪液存留,并不时溢出睑缘,流淌面颊。一般泪液清稀,泪下无热感,眼部不红不痛,属冷泪。详该条。

  • 受盛之腑

    指小肠。小肠是承受胃腐熟的食糜进行泌别清浊的消化器官,故称。《灵枢·本输》:“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 阴寒白喉

    白喉症型之一。见《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卷九。指素禀阳虚,传染阴毒而发的白喉。其症喉间初见白点,继则白块满喉,饭粒可进,惟饮水及咽津则痛甚,身微热,四肢厥逆,脉缓无神,舌苔灰白而滑,宜以破阴助阳为治,用四

  • 老人便结

    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