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常春油麻藤

常春油麻藤

药材名称常春油麻藤

拼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

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

别名牛马藤、大血藤

来源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的藤茎。全年可采,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木质藤本;粗达30cm。茎棕色或黄棕色,粗糙;小枝纤细,淡绿色,光滑无毛。复叶互生,小叶3枚;顶端小叶卵形或长方卵形,长7~12cm,宽5~7cm,先端尖尾状,基部阔楔形;两侧小叶长方卵形,先端尖尾状,基部斜楔形或圆形,小叶均全缘,绿色无毛。总状花序,花大,下垂;花萼外被浓密绒毛,钟裂,裂片钝圆或尖锐;花冠深紫色或紫红色;雄蕊10枚,二体;子房有锈色长硬毛。荚果扁平,木质,密被金黄色粗毛,长30~60cm,宽2.8~3.5cm。种子扁,近圆形,棕色。

生境分部生于林边,常缠绕于树上。主产福建、云南、浙江。

性状茎圆柱形,直径3~15cm。表面灰褐色,粗糙,具有纵向的陷沟、横环纹和疣状凸起的侧枝痕迹。横切面皮部薄,韧皮部具树脂状分泌物,呈棕褐色,木质部灰黄色,导管呈孔洞状,多放射性整齐排列。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层同心性环,髓部细小。质坚体重,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涩。

化学成分种子(黎豆)含左旋多以巴(L-dopa)。

性味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血虚、月经不调及经闭。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假黄麻

    药材名称假黄麻拼音Jiǎ Huánɡ Má别名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假黄麻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药材名称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

  • 鸡嗉子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嗉子果药材名称鸡嗉子果拼音Jī Sù Zǐ Guǒ别名山覆盆、野荔枝、山荔枝、鸡嗉子、癞鸡嗉来源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头状四照花Cornus capitata Wall.

  • 西南山茶

    药材名称西南山茶别名茶花来源山茶科西南山茶Camellia pitardii Coh. Stuart,以花、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消炎,止痢,调经。主治痢疾

  • 隔山撬

    药材名称隔山撬别名白首乌[吉林]、白奶奶、豆角蛤蜊、过山飘、无粱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 (Maxim.) Hemsl.,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润透,切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铜棒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铜棒锤药材名称铜棒锤拼音Tónɡ Bànɡ Chuí别名铜锤紫堇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条裂紫堇Corydalis linarioides Maxim.,

  • 余甘子

    《中国药典》:余甘子药材名称余甘子拼音Yú Gān Zǐ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

  • 川木香

    《中国药典》:川木香药材名称川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别名木香、铁杆木香、槽子木香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

  • 贵州落地金钱

    药材名称贵州落地金钱来源大戟科贵州落地金钱Euphorbia rothiana Spre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泻下祛瘀。主治腹部胀痛,气穿胁间。跌打损伤。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