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蛇总管

小叶蛇总管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

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

别名薄荷、蛇总管(《南宁市药物志》),蛇通管(《广西中药志》),盘龙七、母猪花头(《云南中草药》)。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全草。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

原形态香茶菜(《救荒本草》)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被柔毛。茎方形,直立,分枝,有条纹,基部暗灰棕色,上部淡紫或绿色。叶对生,卵形,长4~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长狭,边缘有钝齿,两面被柔毛;叶柄长约2毫米。2歧状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集成疏散的圆锥状;萼紫绿色,5裂,2唇形,下唇2齿大,上唇3齿小,被紫色短毛;花冠较萼长4倍,2唇形,筒部白色,上面基部肿胀,唇部淡紫色,下唇长,全缘,船形,上唇短,4裂;雄蕊4,2强,着生于冠管内面,药室靠合;蜂蕊1,无毛,子房上位,4裂。小坚果圆形,灰褐色,具小疣状突起。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我国南部。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辛,气香,性凉,无毒。"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治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孕妇及虚寒者忌服。"

复方治毒蛇咬伤:盘龙七根三至五钱,草果仁为引,水煎服,连服二日。另取根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毒蛇咬伤:用小叶蛇总管茎叶2两,了刁竹5钱,浸入米酒(或三花酒)5两中,约3周即可服用。首次量50~100毫升,以后每天3~4次,每次25~50毫升,连服3~4天。或以本品5份,了刁竹2份,制成浸膏片,每片0.3克,首次量10~15片,以后每天3~4次,每次5~8片,连服3~4天。药酒及药片也可外用,涂敷伤口。治疗126例,痊愈122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中银环蛇咬伤3例,在病人被咬伤后3~5小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另1例孕妇被蜂蛇咬伤经3小时左右引起早产流血不止,并发出血性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个别患者服药后有呕吐,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苦树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树皮药材名称苦树皮拼音Kǔ Shù Pí别名苦通皮、马断肠、吊杆麻、菜虫药、老虎麻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i

  • 桂竹糖芥

    《中药大辞典》:桂竹糖芥药材名称桂竹糖芥拼音Guì Zhú Tánɡ Jiè别名打水水花、金盏盏花(《内蒙古中草药》),希和日-赫其(蒙名)。出处《东北药植志》

  • 新塔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新塔花药材名称新塔花拼音Xīn Tǎ Huā别名续则[维名]来源唇形科小叶薄荷Ziziphora bungeana Juz.,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辛,凉。功能主治安神

  • 田唇乌蝇翼

    《中药大辞典》:田唇乌蝇翼药材名称田唇乌蝇翼拼音Tián Chún Wū Yínɡ Yì别名水老虎、水百足、黄花儿(《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全展资料选编

  • 紫荆花

    《中药大辞典》:紫荆花药材名称紫荆花拼音Zǐ J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 九仙草

    《中药大辞典》:九仙草药材名称九仙草拼音Jiǔ Xiān Cǎo别名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棵针、一棵松(《云南中草药》),九龙草、珍珠草、小星宿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须草、酒草(《云南中草药选

  • 三翅铁角蕨

    药材名称三翅铁角蕨拼音Sān Chì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Three wing spleenwor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三翅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

  •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

  • 藏青杠

    药材名称藏青杠来源壳斗科藏青杠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用法用量3~5分。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