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壮热

小儿壮热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小儿壮热者,是小儿血气盛,五藏生热,熏发于外,故令身体壮热。”

猜你喜欢

  • 靠山红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满山红,详该条。

  • 脚板蒿

    见《湖南民间药物资料》。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 掖门

    ①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掖门在掖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阳阴,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千金翼方》作腋门。位于腋中线上,腋窝下1寸处。主治诸风惊妄,呃逆,狐臭,瘰疬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

  • 香荠菜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即荠菜。详该条。

  • 接骨金粟兰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九节茶之别名,详该条。

  • 玉蝴蝶

    见《张聿青医案》。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 芦通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 长频(huì 会)

    见禾髎条。

  • 麻布叶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

  • 胎寒

    病证名。①指小儿在母胎时感寒所致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胃肠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乳食不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