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称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多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症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
见《湖南药物志》。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即六味地黄丸,见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科发挥条。
病证名。见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清·撰人不详《异授眼科》:“白睛肿起,多生瘀肉,有泪,或白膜侵睛,名曰气障,其病在肺。”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征代表火运,火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征。
满舌遍布黑苔。为脏腑热极危候,急用大剂清瘟败毒散,重加清热解毒生津之药频服。此舌底必纹粗干涩,须予细辨(见《伤寒舌鉴》)。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