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痫

子痫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子冒胎风。指妊娠期间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四肢抽搐,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的病症。多因平素肝肾阴虚,孕后阴血益虚,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滋阴清热。方用羚羊角散,或天麻钩藤汤。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目吊口噤者,治宜清热涤痰,上方加竹沥胆南星;若抽搐不止,昏不识人者,配合针灸急救,抽搐不止,针曲池承山太冲;昏不识人,针人中内关百会风池涌泉牙关紧闭,针下关颊车

猜你喜欢

  • 赤痢

    即血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热乘于血,则流渗入肠,与痢相杂下,故为赤痢。”详血痢条。

  • 玉接骨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 胕肿

    ①胕通肤。指全身浮肿。《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②指足面浮肿。《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马莳注:“胕,足面也。”参见水肿条。

  • 溪穴

    ①出《针灸甲乙经》。即归来,见该条。②出《外台秘要》。即承泣。见该条。

  • 蓬术

    见《普济方》。为蓬莪术之简称,详该条。

  • 牙槽

    即牙床。详该条。

  • 阴处

    ①伏居于地下而未出地面者。《素问·阴阳离合论》:“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②指暗处。《素问·至真要大论》:“阴处反明”。③指前阴部位。

  • 水火不济

    心肾两脏功能失调的病机。又称心肾不交。心属火,肾属水,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交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或心火妄动,下灼肾阴,便失去了这种协调关系而出现心烦

  • 针博士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

  • 温邪犯肺

    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