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呛。详该条。
湿润。《素问·气交变大论》:“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指四方有湿润的气候。
病名。《重辑烂喉痧辑要》:“栏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燥热烦渴,密桃红,宛如锦纹,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燃。”即烂喉痧。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世纪初【介绍】:宋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名医郭照乾之孙。曾治愈孟太后重病,授光禄大夫。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系发于颧部的痈。由风热而生。初起小,后渐增大,焮红、肿、痛,进而皮溃流脓。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仙方舌命饮。参见外痈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字吉老。无为(今安徽无为)人。为人解除病痛,疗效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