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地棕根

大地棕根

《中药大辞典》:大地棕根

药材名称大地棕根

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

原形态大叶仙茅,又名:松兰、竹灵芝、岩棕。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粗厚。叶根出,具长柄,矩圆状披针形,长30~90厘米,宽7~15厘米、随叶脉而呈折叠状,全缘,秃净或背脉上被毛;叶柄长30~60厘米,有槽。花茎通常短于叶,长10~30厘米,被褐色长毛,顶端下弯;苞片披针形,被长毛;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曲垂,卵形或球形,直径2.5~5厘米;花具柄;花被裂片卵形,长6~8毫米,被毛;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短;子房3室,棒状,长3~6毫米,花柱短,柱头3枚,直立。蒴果棒状,长3~6毫米,熟时3瓣裂,内有种子多粒。种子极小,近球形。花期夏月。

生境分部生山野或栽培于屋旁,喜生长湿地。分布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南部尤为常见。产四川、广西。

性状根茎块状肉质,节显着,有圆点状的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叶痕。质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白色,中柱显着。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②《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杨,3~6钱;或炖肉吃。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虚劳咳嗽:大地棕根、白藓皮、沙参。炖鸡服。

②治男子年久不愈的白浊:大地棕根、百花草、白藓皮、鸡冠花、土洋参、三白根、棕树根。炖猪蹄服。

③治妇女月经不调:大地棕根、黄花根、女贞子、女儿红、益母草子、对叶草、红枣、金樱子。炖鸡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竹灵芝根茎制成蜜丸或片剂口服。蜜丸每丸重3钱(其中含蜜1.5钱),日3次,每次1~2丸;片剂每片0.5克,日3次,每次8片。均10日为一疗程。经351例观察,一疗程后临床控制120例(34.2%);显效165例(47%),好转58例(16.5%);无效9例(2.3%)。对镇咳、祛痰平喘均有较好疗效。大部分病人服药4~8天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睡眠好,食欲增加。少数在服药后1~2天有轻微头昏或轻度下肢酸软;有胃溃疡者,服药后有轻度疼痛,均不影响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地棕根

药材名称大地棕根

拼音Dà Dì Zōnɡ Gēn

英文名Rhizome of Largeleaf Curculigo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rculigo capitulata(Lour.) O. Kuntze[Leucojum capitulat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叶仙茅,多年生草本。高达1m多。根茎粗厚,块状,具细长的走茎。叶基生,通常4-7片;叶柄长30-80cm,上面有槽,侧背面均被短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40-90cm,宽5-14cm,纸质,全缘,先端长渐尖,具折扇状脉,背面脉上具短柔毛或无毛。花葶从叶腋发出,通常短于叶,长(10-)15-30cm,密被褐色长柔毛;总状花序强烈缩短成头状,球形或近卵形,俯垂,长2.5-5cm,具多数排列密集的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5cm,被毛;花黄色,具长约7mm的花梗;花被裂片6,卵状长圆形,长约8mm,宽3.5-4mm,先端钝,外轮的背面被毛,内轮的仅背面中脉或中脉基部被毛;雄蕊6,花丝长不及1mm,花药线形,长约5mm;花柱比雄蕊长,纤细,柱头近头状,有极浅的3裂,子房长圆形或近球形,被毛。浆果近球形,白色,直径约4-5mm,无喙;种子黑色,表面具不规则的纵凸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850-2200m的林下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肾;肺;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2.《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番石榴子

    药材名称番石榴子拼音Fān Shí Liu Zǐ英文名Bark of Guava,Bark of Common Guava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拉丁植物

  • 三分丹

    药材名称三分丹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 atrofolliculata 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有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

  • 黄水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水枝药材名称黄水枝拼音Huánɡ Shuǐ Zhī别名博落、虎耳草[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黄水枝属植物黄水枝Tiarella polyphylla D. Don,以全草入药

  • 铜罗汉

    药材名称铜罗汉拼音Tónɡ Luó Hàn别名姐妹树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老鸦烟筒花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lingtonia hortensis L.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

  • 东北蛔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蛔蒿药材名称东北蛔蒿拼音Dōnɡ Běi Huí Hāo别名蛔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东北蛔蒿Artemisia finita Kitag.,以花蕾入药。夏季花开放前采集,

  • 留兰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留兰香药材名称留兰香拼音Liú Lán Xiānɡ别名香花菜、绿薄荷、青薄荷、鱼香菜来源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M. viri

  • 五指毛桃果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果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

  • 紫茎牙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茎牙痛草药材名称紫茎牙痛草别名松毛杆、草连翘、疳积药、牙痛草、翼茎草、鱼邦草来源玄参科翅茎草属植物疏毛翅茎草Pterygiella duclouxii Franch.,以全草入药

  • 寻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寻骨风药材名称寻骨风拼音Xún Gǔ Fēnɡ来源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

  • 四指马鲅

    药材名称四指马鲅拼音Sì Zhǐ Mǎ Bà来源药材基源:四指马鲅,休长,略侧扁。头较小,前端钝,吻短,口大,下位。背鳍Ⅷ-14;臀鳍Ⅲ-15;胸鳍18+4丝状游离鳍条;腹鳍1-5;鳍15-17,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