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表证类型之一。指感受风热阳邪,出现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黄略干,或舌尖红,脉浮数为特征的症状。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轻粉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九方。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各五钱,甘草二钱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治感受风湿,及形寒饮冷,痰嗽咳逆连声者。
唐太医署教师职称。主要负责讲授用祷告、符咒等迷信手段和方法以除病。官阶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条。
命门之火的简称。详该条。
病名。即劳碌喉风。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