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善怒

善怒

证名。又称喜怒、怒。指容易发怒甚至无故自怒之症。《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少腹,令人善怒。”肝实气滞者,善怒而胁痛腹满。治宜疏泄,用香甘散生铁落饮柴胡疏肝散四磨汤等方。血少肝燥者,稍有刺激即怒甚。治宜养血柔肝,用解怒平肝汤、加味归芍汤等方。肾水不足,水亏肝旺者,症见心烦易怒,至夜口干舌燥,睡眠短少。治宜滋水柔肝,用润肝汤、萸芍地黄汤等方。参见怒伤条。

猜你喜欢

  • 庄季裕

    【介绍】:见庄绰条。

  • 十香暖脐膏

    即暖脐膏第二方,见暖脐膏条。

  • 血虚头痛

    病证名。指阴血亏损不能上荣所致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症见眉尖至头角抽痛,善惊惕,脉芤,或见头隐隐作痛,头晕目花,面色白,心悸等。治宜补血为主,可用四物汤加味。本证

  • 导法

    通导大便的方法。与导便同义。是把液体药物灌入肠中,或把润滑性的锭剂塞入肛门内,以通下大便。如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等。

  • 白银杏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 黄帝明堂偃侧人图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12卷。曹氏即曹翕,三国末、晋初时人。

  • 郑瑚

    【介绍】:清代医家。字友夏。安徽祁门人。少时业儒,年长钻研医学,读《内经》等医书,为人医病,每有良效,撰有《扶婴录》一书,未见刊行。

  • 不谢方

    方书名。又名《世补斋不谢方》。1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其书名。现有《世补斋医书》本。

  • 胆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 虚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指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多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景岳全书·喘促》:“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