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后泄

猜你喜欢

  • 鹿铃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 当门子

    见《雷公炮炙论》。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 应突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部乳头外开2寸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下1寸处。主治饮食不入,腹满肠鸣泄泻,大便不节,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饶东溪

    【介绍】:见饶鹏条。

  • 叶氏伏气解

    见国医百家条。

  • 凛水

    凛冽的寒水。《素问·刺法论》:“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

  • 捻五指背皮法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捻五指背皮法:将五指背面夹缝上皮轻轻捻之,治惊吓,又燥湿。”

  • 乌扇

    出《神农本草经》。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 寒乳

    乳母因寒哺乳,令儿致病。因母形寒饮冷,乳气虚寒,儿饮其寒乳,导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故其症腹泻奶片不化,或便青而啼(《证治准绳》)。

  • 乳难

    病名。①出《神农本草经》。指分娩困难。即难产。《神农本草经》的滑石、贝母、泽泻等条主治乳难,应为产难或难产解。②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