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危亦林

危亦林

【生卒】:1277~1347

【介绍】:

元代著名医学家,我国古代骨伤科代表人物之一。字达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曾任南丰医学教授。世代以医为业。对内、妇、儿、眼、正骨、口齿咽喉等科均有所研究,尤擅长骨伤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见古代医方浩若烟海,难于检索应用,遂参考元代医学十三科目,将古代医方和家传五世积累的经验方剂分门整理,前后历时十年,于至元三年(1337)编成《世医得效方》十九卷,经江西医学提举司太医院审阅。1345年(至正五年)刊行。书中保存了大量古方以及家传有效方剂,特别在正骨科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对骨折脱臼的整复,主张用乌头、曼陀罗(风茄儿)先行麻醉;创造性地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等,这些都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猜你喜欢

  • 滞利

    八利之一。实指痢疾。《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滞利,谓便下脓血相杂也。”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

  • 九英菘

    出《食疗本草》。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

  • 肠痔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者,肠痔也。”即肛门周围脓肿而伴有恶寒发热者。参见肛门痈条。

  • 重订傅青主女科

    见世补斋医书条。

  • 岩头菜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 开提

    开,祛表里之邪;提,升清气。属解表清里法。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热也盛的病证。如病人原有表证,过早服泻下药,致病邪下陷导致热泻,同时并见身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处方中解表药与清里药同用,如葛根黄芩黄连汤

  • 哺儿法

    哺养小儿方法。见《幼幼新书》卷四。①《肘后备急方》:儿新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饮,如酪,与儿大豆许,数令咽之。②《备急千金要方》:儿哺早不胜谷气,三十日后,虽哺勿多。不嗜食,强予之,复生病。

  • 崔维宗

    【介绍】:见崔岳条。

  • 外感吐酸水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素有湿热郁结、复冒外寒所致的吐酸症。症见发热,呕吐酸水,甚则酸水浸渍胃脘,不胜苦楚,吐出酸水令牙关酸涩不能合,脉多带弦。属本热标寒之症,不宜骤进苦寒,而当辛散。脉弦数者,

  • 元阴

    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又别称天癸。《景岳全书》卷一:“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详肾阴、天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