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

书名。10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卷1医论及图说。医论共14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2为新著四言脉决、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本草徵要,系选录《本草纲目》部分药物的有关内容,旁采诸家学说、参以己见详予注释。卷5~10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因证及治疗,并附医案病机分析以《内经》理论为纲,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在中医门径书中卓有影响。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胞痹

    病名。又名膀胱痹。因风寒湿邪久客膀胱,使膀胱虚寒,气化失常所致。症见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艰涩不利,鼻流清涕等。《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治宜温通。

  • 虚寒腹痛

    病证名。素体阳虚或病后体弱,脾胃虚寒,中阳不振,寒湿停滞,气机不畅而致腹痛。症见腹部隐隐作痛,绵绵不止,喜按喜热,得食则舒缓,面色白,形寒肢冷,纳呆便溏。治宜温养脾胃,甘缓止痛。用小建中汤加黄芪。

  • 盲肠气

    病名。后世称小肠气,即疝气。《太平圣惠方》卷七:“肾气虚微,为邪冷之气所侵,传注于小肠,则令小肠连阴疼痛,故号盲肠气也。”宜服荜澄茄散,手足逆冷者,绿云丸方。或如手法整复,嵌顿严重者宜手术松解。

  • 内有久寒

    即沉寒痼冷。见痼冷条。

  • 单伏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 春温三字诀

    书名。1卷。清·张汝珍约撰于1861年。书名“春温”,实际上论述以风温为主,作者用三字诀加注的形式,阐析其证治。1935年张骥将本书所提到的温病常用治疗方剂20首,编成七言歌诀,题名《春温三字诀方歌》

  • 天平一枝香

    见《药材学》。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补亡论

    书名。20卷(其中卷16明代即亡佚,实存19卷)。宋·郭雍撰于1181年。作者鉴于当时所见《伤寒论》已有残缺,遂取《千金方》、《类证活人书》以及庞安时、常器之等诸家学说,参合个人见解作为补充,故题名“

  • 川断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续断之处方名,详该条。

  • 肺痿喘

    证名。指肺痿病症所出现的气喘。《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肺痿喘,唾有脓血或浊痰,宜紫菀散。”本证所指肺痿与通常所称之由肺损阴虚或肺寒阳虚的肺痿有别。《汤液本草》卷中:“肺痿,咳唾脓血。”本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