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
病名。见《万氏女科》。病因孕后冒雨,或感受雾露之邪,久坐湿地,及汗出冷浴,以致湿伤于肌腠。症见发热,骨节烦痛,身重头重鼻塞等。治宜祛湿安胎。方用黄芩白术汤(黄芩、白术、苏叶、生姜)。
指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病症。见《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有虚实之分。虚由精气内夺,实由邪气偏盛。虚症可见气耗、气消、气脱等;实症可见气结、气郁、气乱、气逆等。气病与情志过极关系密切,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即六腑,详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三。即眼弦。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盗汗。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详该条。
证名。与热在骨髓相对而言。一般指邪热在体表浮浅处的病症。亦作表热里寒解。又有释为真寒假热者。参见热在骨髓及有关各条。
即消风百解散,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