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鬼胀穴,在后腿肚旁。”
综合性医书。清·高士宗撰述。1699年由高氏弟子据其讲稿记录整理而成。全书共43篇,阐述病因、病理、诊治要则、用药及辨药大略。作者善于辨别疑似之证,力究疾病原委,治病反对拘泥成方,论述简要切实。后收入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圣泉。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年轻时习武,兼好医术,辑有《医学纂要》(1739年)等书。
小儿推拿手法。出《小儿按摩经·婴童杂症》。即指胸部的分阴阳法。详分阴阳条。
现代针灸术语。与刺激点比较而言。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故称。如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练功方法。分坐、卧两种姿式。卧式除呼吸法外,其他与内养功同。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