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出《痘疮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初发热时,误经冷水浴洗;或衣被单薄,感寒邪,以致痘不宣露,手足麻木,不知痛痒,四肢冷痛,不能举动,其麻木冷痛之处,不出痘子,惟于委曲,避风之处,或头面发际上痘出如瘾疹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风邪客于腠理,湿气相争,停于两睑,目时赤烂,湿之故也。”参见眼弦赤烂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延海。天台(原属浙江会稽)人。采集众说,收录秘方,辑成《伤科秘旨》一卷(1852年刻)。
见辨证录条。
见片玉痘疹条。
见《本草纲目》。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