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周之藩条。
见《类证治裁》卷七。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治证同。见归芍异功汤条。
同。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亦称额囟、囟门、囟骨,和三角形的后囟,亦称枕囟。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
见《草药手册》。即泥鳅,详该条。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热性药一般是向上向外,所以没有沉降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巴豆性热,能向下通大便。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见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怫,通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怫之兆也。”
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万物成长,正常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如洪水之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见《中药志》。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