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庭

内庭

经穴名。代号sT44。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或于二、三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发热头痛牙痛,口,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瘾疹,足背肿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悬阳

    悬,提举;阳,神气。指提举病人的神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两卫。”

  • 京墨行气法

    气功功法。结合“微息”和“存想”的静功锻炼方法。见明《道藏·神仙食炁金匮妙录》。其功法:正偃卧,握固,两足间相去四、五寸,两臂间亦相距四、五寸,去枕、微息,四九三百六十息,再存想自己衣被皆去,骨节皆解

  • 李仁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 连骸

    指膝部内外两侧的骨隆起,相当于股骨内外上髁部位。《素问骨空论》:“侠膝之骨为连骸。”

  • 风温

    病名。①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挟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

  • 痞满

    证名。《素问》称否、满、痞塞。指胸脘痞塞满闷不痛。《医方考》卷四:“土郁者痞满。”《景岳全书·伤寒典》:“若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满,非结胸也。凡痞满之证,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府,此其将入未入犹兼乎表,

  • 胎漏黄水

    病证名。见《女科经纶》卷三。指妊娠后忽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名为胎漏黄水。多因肝脾湿热,或风热,或因郁怒,脾胃气虚下陷所致。胎动不安者,宜黄芪、糯米,水煎服;肝脾湿热者,宜升阳除湿汤;肝脾风热者,宜加

  • 蠡沟

    经穴名。代号LR5。出《灵枢·经脉》。别名交仪。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络穴。位于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近内侧缘处。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后方有大隐静脉通过。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睾丸

  • 妊娠惊悸

    病证名。指孕后心悸易惊,恐惧不安的病症。多因孕后心血不足,或阴虚火旺,或心阳不振等引起。症见心神不宁,心悸善惊,坐卧不安。若心血不足者,兼见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宜补血养心,方用归脾汤;阴虚火旺者,兼见

  • 千金方

    书名。统指《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