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即妇女前阴肿胀。参见阴户肿痛条。
病证名。指眩运因风痰结聚胸中,壅遏清阳所致者。《医碥·眩晕》:“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儒门事亲·风门》:“凡头风眩运,手足麻痹,胃脘发痛,心腹满闷,按如水声,可用独圣
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千金要方》:“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处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介绍】:见张璐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出《岭南卫生方》。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父亲嵇清为骨伤科名医。他继承家业,长于治疗杂病。武宗时(公元1506~1531)在太医院任职。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