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黄连、生地黄、麦门冬、连翘、栀子、大黄(绞汁)、竹叶、黄芩、石膏。水煎,兑大黄汁服。治疫喉腐烂,痧艳,灼热口渴,脉实便秘等症。若神呆,加犀角;无汗,合清咽消毒饮服;兼痰热壅甚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外因感冒风邪发热,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或间投五苓散。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疡医大全》:“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即震耳。详该条。
会阴部。位于前后阴之间。《素问·骨空论》:“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介绍】:明儿科学家。曾取《古今医鉴》、《济世全书》、《寿世保元》、《普济慈航》有关痘疹诸论,撰成《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4卷,由朱仁斋刊行于万历三十六年(1688年)。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阳小肠经,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经脉篇》。又称小便频数,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八。即阴挺。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