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何游条。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即小儿指掌脉纹。见《医方集宜》卷之八。“虎口乱纹多,须知气不和。色青惊积聚,下乱泻如何。青黑慢惊发,入掌内吊多。三关急通过,此候必沉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攻医学,曾任职太医院。后于1398年返回原籍。著有《太素脉诀》1卷、《医术》20卷,已佚。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火喘、火炎上喘。详各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水胡满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寒吐食不化,不恶食。”小儿脾胃嫩弱,寒气易伤,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吐出物为青涎夹奶,四肢不温。治宜温中化食。用香砂六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