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方》。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论述医典释解》。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针刺手法。出《针灸大成》。针至一定深度,先行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微微捻针并将针轻轻提引,使针下经络气聚。用治局部麻木、发凉等。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病名。蛊胀的俗称。《证治要诀·蛊胀》:“蛊胀,俗谓之膨脝……。”详蛊胀条。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脉从腕上5寸的支正穴处分出,向里注入手少阴心经;它的支络,从支正向上,经过肘、臂,网络于肩髃部。本脉
药物学著作。七卷。梁·陶弘景约撰于五世纪末。本书是《神农本草经》较早注本的一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在药物方面辑录了原书及《名医别录》(为《本经》以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