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证名。指皮毛枯憔。出《灵枢·经脉》。多由经气不荣皮毛所致。《难经·二十四难》:“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
灸法术语。出《针灸甲乙经》。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灸处皮肤引起脓疱,称灸疱。《针灸资生经》引《明堂》曰:“凡着艾的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说明灸疱是化脓灸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因灸法不
证名。指手太阴,手少阴经经气逆乱的病候。《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又:“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指月经过少,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即嵇康。见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八邪穴的别名,见《经穴汇解》。参见“八关大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