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裴頠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防风各半两,黄芩一钱半。为粗末,水煎服。治血热生疮,遍身肿痒。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漏,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瘭疽。见该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极寒伤经,极热伤络。”人身的经脉,直行的为经,横行的为络,经在里属阴,络在外属阳。热为阳邪,故极热则伤络,便可发生出血、发斑等症。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脾的阴阳五行属性及生理、病理特点。脾胃于五行属土,但脾为脏而属阴,主运化水谷,脾气易为湿浊所困,故称其为湿土。《血证论》卷一:“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若湿气太甚,则谷亦不化
见《四诊抉微》卷三。即十三指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