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氏医书三种

猜你喜欢

  • 两胁痛

    证名。见《慎斋遗书》卷九。多由邪袭少阳,肝胆湿热蕴结,或痰瘀阻滞所致。有外感、内伤之分。《杂症会心录》卷下:“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内伤者,不外气血两端,外感者,责在少阳一经而已。”治宜和解少阳,行气

  • 蒲笋

    见《日用本草》。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 半含春

    见《本草纲目》。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 李柽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家。字与几。姑孰溪(今安徽当涂一带)人。为尚书左司郎,精于医术,将张仲景《伤寒论》加以整理,列方于前,类证于后,撰《伤寒要旨》一卷。另撰有《小儿保生方》3卷及《医家妙

  • 肾黄

    三十六黄之一。《外台秘要》卷四:“肾黄,小便不通,气急,心闷……”治宜瓜蒂散。《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肾黄者,面色青黄,腰背疼痛,耳中飕飕百般声响,脚膝无力,多睡呕逆,不能下食,悲而不乐,若两脚浮肿

  • 脱营失精

    ①出《素问·疏五过论》。由于情志内伤,耗营伤精所致,症见形体消瘦,精神憔悴,饮食无味,畏寒,善惊,健忘,四肢痿废等。治宜益精养血,镇心安神。②《张氏医通·杂门》引陈毓仁《痈疽图形》所载“失营”,认为即

  • 土贝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土贝母之简称,详该条。

  • 上树蜈蚣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三阴三阳

    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之总称。是中医在《周易》“阴阳太少”理论的基础上对阴阳的进一步划分,即在少阳与太阳之间增

  • 王琢崖

    【介绍】:见王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