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桑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石药尔雅》。即胡桐泪,详该条。
病名。出《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瘾疹,见该条。
即小儿风毒,详该条。
即拯阳理劳汤,见该条。
见惜分阴轩医案条。
病证名,指小儿肾与膀胱有热而致小便淋沥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小便也。肾气下通于阴,阴,水液之通路,膀胱津液之府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经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即黄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鳖瘕。详各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白芍药一钱半,川芎、当归各一钱,柴胡八分,栀子、牡丹皮、龙胆草各四分。水煎服。治肝血虚,胆汁少,有怒火者。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五。即胎萎不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