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飞畴。江苏吴江人,为名医张璐的次子。继父业,亦以医名,撰有《伤寒兼证析义》一卷(1667年刊行),对伤寒兼证的诊治有所发挥,提出“圆机在我,活法随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曾与
见《滇南本草》。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即苏木散,见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出《卫生易简方》。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虫积肠内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虫积腹胀之症,肚大青筋,腹皮胀急,反能饮食,或面见白斑黑点,或喜食一物,或腹起块扛,大便偶见长虫。”治宜驱虫为主。可用万应丸、使君子丸等。参见腹胀、虫积
【介绍】:见胡珏条。
病名。又名缺唇、兔唇。《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多由先天而来,宜手术修复。详兔唇与缺唇条。
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气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