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骷(kū 枯)骨

猜你喜欢

  • 红枣

    见《医学入门·本草》。即大枣,详该条。

  • 食劳疽黄

    出《世医得效方》。即钩虫病。详该条。

  • 湿疸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指黄疸之湿重于热者。其症色黄而晦,一身尽疼,四肢沉重,不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等。治宜化湿利冰,如茵陈五苓散、除湿丹之类。如湿疸七八日后壮热,热在里,有血

  • 京万红烫伤药膏

    研制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穿山甲、地榆、当归、白芷、紫草、乳香、没药、血竭、栀子、大黄、冰片。油膏剂,外用适量,涂敷患处。功能止痛消肿,生肌解毒。治烧伤烫伤,红肿起疱,疮面溃烂、化脓等。

  • 月浣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 足面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足面,状如粟米,痒极入骨,急隔蒜灸之。

  • 病名。指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医学正传》卷二:“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医宗必读》卷九:“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闭,开口闭口,尽有声音,

  • 冒暑眩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 夜合皮

    出《独行方》。为合欢皮之别名。详该条。

  • 鬼排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