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饮气嗽

饮气嗽

病证名。指咳嗽水气凌肺引起者。《外台秘要》卷九:“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无复穷限,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有如此者宜合细辛八味汤葶苈子十五味丸。”参见痰饮咳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揲(shé 舌)荒

    揲,摺叠;荒,膏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乃割皮解肌,搦脑髓,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

  • 榠樝(zhā 渣)

    出《本草经集注》。又名土木瓜、光皮木瓜。为蔷薇科植物榠樝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的果实。分布华东及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酸,平。祛湿,舒筋

  • 黄明生

    【介绍】:参见郑宏纲条。

  • 经行头痛

    病证名。亦名经来头痛,经行辄头痛。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阴虚肝旺、肝郁气滞、血瘀、痰湿所致。若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失血伤气,经行时阴血下注冲任,气血益感不足,髓

  • 久齿

    幼儿自六岁开始,乳齿逐步脱落,换生成久齿。久齿的生长及荣槁与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参见齿条。

  • 心热

    泛指心的各种热性病证。又称心气热。火气通于心,而心主血脉,藏神,故心气亢盛多表现为火热之证,影响神志及血脉。症见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愦,面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脉数等。治以清心泻火为

  • 丹溪心法

    书名。5卷(一作3卷)。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此书并非朱氏自撰,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明初的两种刻本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程氏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著面貌

  • 抱琴居士

    【介绍】:见胡文涣条。

  • 半夏中毒

    病名。因误食过量生半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症见口舌作麻,咽痒热灼疼痛,甚则呼吸急促、饮食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治疗初宜洗胃,继服醋加姜汁、浓茶、蛋清等,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抢救

  • 拳尖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如小麦大。左手亦如之。”《太平圣惠方》定名拳尖。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之高点,握拳取之。主治目痛,目翳,癜风,赘疣等。艾炷灸3~5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