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肿

风肿

病症名。①肿病之一,出《灵枢·五变》,又称痛风肿痛风身肿。《丹溪心法·水肿》:“风肿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医学入门·水肿》:“风肿,即痛风肿者,肿面多风热,肿脚多风湿关脉浮洪弦者,风热湿三气郁而为肿,因脾土不足,木火太盛,胃中纯是风气,所以清气不升,腹作胀,浊气不降,大便闭涩,经曰,中满泻之于内者是也。外症走注疼痛,面皮粗,麻木不仁,先服三和散,次服小续命汤,大便闭去附子,加槟榔、牵牛,日久者,金丹,风从汗散故也。虚弱不敢汗者,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苍术防风。汗多者,防己黄芪汤。”《证治汇补·水肿章》:“风肿走注疼痛,皮粗麻木,即痛风身肿是也。”②外科病证之一。《诸病源候论·风肿候》:“凡人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或着头项,……久不瘥,气结盛生热,乃化为脓血,并皆烂败,则杀人。”

猜你喜欢

  • 果油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花生油之别名,详该条。

  • 横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横臀、横开瞖、横剑翳内障、剑脊翳、横关翳内障。该障“自瞳人中映出于外如剑脊,中高边薄,横格于瞳人中心,色白如银”(《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 气淋

    病证名。诸淋之一。又名气癃。为尿有余沥结涩不通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气淋者,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圣济总录》:“肾虚则不能制小便,膀胱挟热则水道涩。肾虚膀胱热,则胞内气胀,小腹坚满,而生

  • 圣神散

    《伤科汇纂》卷七方。草乌、白芷、赤芍药、白芨、秋叶、枇杷叶、韭菜根各一两。为细末,蜜调敷患处。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 灰黑干刺苔

    舌苔灰黑而生干刺。为脏腑实热,律液受伤。症见咽干,口燥,喘满,宜急下存阴。若里结未成,而见烦躁,口渴,胸中胀满,呕吐频作,或常干呕等症,则宜苦寒清热(见《伤寒舌鉴》)。

  • 香附子散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 邓乐天

    【介绍】:见邓旒条。

  • 灸师

    指专以灸法治病的医师。唐·韩愈《昌黎先生集》:“灸师施艾炷,酷似猎火围。”

  • 拉宗·札西白桑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著名藏医学家米尼玛·图瓦顿旦之子。著有《后续医典大疏》、《医学史华光》、《四部医典全解》。其子强美·索南益西坚赞亦为北方学派名医。

  • 嗽药

    ①出《新修本草》。为白前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