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彦章
【介绍】:
见项昕条。
【介绍】:
见项昕条。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详搐条。
见《普济方》。即木芙蓉叶,详该条。
①经穴名。在上肢者称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下肢者称足五里,此处之脉动,为古代三部九候诊法中“下部天”的测按部位,以候肝气,属足厥阴肝经。见各该条。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劳宫,见该条。
见汪朴斋《产科心法》下集。即热产。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三间,见该条。
脉来细小而如物悬空摆动。为元气大虚之象。《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常为一年最热时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太虚肿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
即胡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有多须。”张景岳注:“在口下及两颐者曰须。”
【介绍】:见姚良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